人生在世,活到老学到老,这一生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非常多,对于个人而言,当然是会的越多懂得越多越好。但人生苦短,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技艺“多广”和“精深”之间的矛盾,如何取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苏东坡:世上之事,兼美实难
宋赵令畤《侯鲭录》记载:
东坡云:“砚之美者必费笔,不费笔则退墨,二德难兼。非独砚也:大字难结密,小字常局促。真书患不敕,草书患无法。茶苦患不善,酒美患不竦。万事无不然,可以付之一笑也。”
苏轼说,砚台好的必然费笔,不费笔的砚墨就容易干退,两种好处难以兼得。不光是砚台,字也是如此:大字难以结构周密,小字常常紧促不疏散。楷书担心不整饬,草书担心不合乎法则。茶苦了担心不好,面对好酒担心容易贪杯喝醉。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可以付之一笑。
大文豪苏东坡从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提炼出来的学习感叹,很值得我们普通人借鉴学习。既然贪多嚼不烂,兼美很难,那我们普通人就应该择其一而精研之,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即此意。
那么如何做到呢,细观古往今来大家们的修为,大约需要两重境界。
虞世南和褚遂良:静心沉气,苦练内功
虞世南和褚遂良都是唐太宗时期的重要大臣,书法也都功夫了得。虞世南比褚遂良年龄大得多,他的草行书师从王羲之后人智永和尚。虞世南曾在阁楼上刻苦研习书法,直到学差不多了才下楼,被他所丢弃的、用废了的笔头就有满满一瓮。
唐刘餗《隋唐嘉话》记载了褚遂良和虞世南两人的一次对话。褚遂良问虞世南:“我的书法比智永老师的怎么样?”虞说:“听说他的字一个值五万,你的字哪里能达到这个地步。”又问:“比欧阳询怎么样?”回答说:“听说欧阳询不论什么纸笔,都能随心所欲地写得好,上官难道达到这种程度了吗?”褚遂良不高兴地说:“要是这样,我还再留意去写字干什么?”虞世南说:“假如手跟笔相协调,得所投契而写出来的,也很可贵。”于是褚遂良高兴地走了。
学艺是一辈子的事情,没有速成的套餐可以一下子吃饱吃好,必须沉下心来苦练,时间久了,功到自然成,就会达到虞世南说的“手和笔相协调”的程度。切忌浮躁、攀比,患得患失,既不可妄自菲薄,亦不能沾沾自喜。
阎立本和欧阳询:心无旁骛,精研细读
好的东西并不常遇到,但一旦遇到,就一定要抓住机会,深思苦学,精研细读,则必有大成。
《隋唐嘉话》里还记载了阎立本和欧阳询分别善学的佳话:阎立本家历代擅长绘画,他到荆州看张僧繇画的真迹,第一次看了后他说:“这画看着不怎么地,一定是徒有其名罢了。”第二天又去看,然后说:“尚可称为近代的好手。”第三天再看,说:“盛名之下一定没有虚假的人。”结果就看上瘾了,坐着躺着看个不停,甚至夜间就干脆住在画前,一连研习了十天也不肯走。率更令欧阳询有一次在路上看见了一块古石碑,是索靖写的。索靖是西晋将领,著名书法家,索靖善章草,其书险峻坚劲很有特点。欧阳询喜爱书法之人,早熟知索靖大名,于是便停住马观看,好久才走。走了几百步不甘心,又折回来,后来干脆下了马站立碑前仔细观看,疲倦了就铺上毯子坐着看,夜里就住在旁边,直到三日后才离开。
阎立本和欧阳询都是初唐时期的名人,一个善画,一个善书,他们在遇到一部好作品时有个共同点:刚开始粗看一眼,感觉一般,然后仔细回味,和以前见过的作品不一样,回过头再看再学,回味无穷,直到深入进去晤出三味,自己慢慢也成为大师了。
学习过程不怕“出格”,不怕别人嘲笑,沉心静气,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碰到好作品认真研读学习,从量变到质变,如此时间久了就可以得到吃遍天下的“一招鲜”了!
© 2015-2030 m.kuyanyu.com
QQ:184299842 1842998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