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娘炮”这个词突然火了。源起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邀请了几位当红人气偶像在微博发起助力活动,官微转发配文“青春、活力”。本来请了几位在学生群体中很受欢迎的流量艺人参与开学活动,节目组觉得自己也是费了心,可却捅了家长的篓子。
这些人的出现,遭到众多家长的反感和批判,大家认为这些“娘炮”男艺人缺乏阳刚之气,容易教坏孩子,甚至可以误国,“少年娘则国娘”。由此,网络上便掀起一阵“抵制娘炮”的浪潮。
当这些俊美纤瘦、唇红齿白的少年出现在荧幕上,产生不适感的人习惯性的称之为“娘炮”。这个形容词究竟是何含义,检索各种信息,可以简单的综合概况为是指一个男性表现出女性所特有的动作,说话方式,衣着喜好等等,那么就称这个人为“娘炮”。
原本评判行为的一个词,如今范围却被不断扩大。只要是人美歌甜,日韩范儿的小鲜肉,统统划到这阵营就对了。阴性气质的国内流量鲜肉是“娘炮”,阳光热情声音糯软的台湾小男生是“娘炮”,唇红齿白忧郁甜美的欧美娃娃脸也是“娘炮”,衬衫一脱八块腹肌的日韩偶像还是“娘炮”……甚至骄阳烈日之下,粗犷的北方汉子打个伞都能被说成是“娘炮”。
批来判去,热闹了几日,其实至今很多人压根没搞清楚他们口中“娘炮”的具体定义。现在网络上“娘炮”一词的涵盖范围越来越广,大有一网打尽的意思。不仅对于当红流量小生,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但凡是男生稍有扭捏精致温柔之举,就会被身边人当成嘲笑的对象,背上“娘炮”之名。
“娘炮”的范围扩大至“不像个男人”或者“像个女人一样”,殊不知这样的描述对男人而言,是属于不礼貌的攻击性词汇,同时也给女性打上了不友好的标签。在男生中身高不占优势且体型瘦弱的郭敬明在录制节目时被人说“像女人”,愤然离场的他事后说到,“女孩”、“女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成为羞辱对方的词汇,反而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和平等对待。
可见,在郭敬明看来,类似“娘炮”一类的形容,都是典型的以貌取人,是一种蔑称。简单把“娘炮”等同于“没骨气”或“没担当”是不负责的主观思想。女人本身并不比男人更缺少“骨气”和“担当”,所以“男人像女人”更不应该被强加其它负面的结论。
仅从外表或是行为去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真男人”也是极为不公平的。不知在这些人眼中,看起来很男人的不留长发不化妆的“高铁霸座男”,还有膀大腰圆皮肤黑黝的“昆山龙哥”能不能算的上是“真男人”。
但凡长相精致化了妆的男人,一张照片就会被骂成“娘炮”,有些人甚至提出观点要他们集体接受阉割,好像这些人践踏了神圣的男性身份一般。仔细想想,如此限制男性的自我表达的行为,不是更可怕吗?
不允许男性有体贴细腻的举动和俊俏精致的妆容,按照个人的喜好去限制他人行为,一旦发展起来特别糟糕。在这种带有偏见和歧视的话语体系下,以为自己暂时受益的人,也可能成为受害者。长此以往,女人留短发、抽烟都可能是被禁止的。因为男人不能“娘炮”,女生也就不能“汉子”。
太多人以自己所谓的标准强加于人,连审美都要干涉的时代真的太让人难过、太可悲了。一件个人不能接受的事儿并不代表他就不该存在。一辈子那么长,你看不惯的事儿还多着呢。
当然,也有人说私下“娘”管不着,但如此公开宣传就是误国误民。更有甚者提出“少年娘则中国娘”,这种将一件事的看法上升到国家高度来包装自己的观点的行为也不怎么明智。本来价值观的不同可以拿到台面上光明正大的辩论,这种观点碰撞各抒己见并不丢人,但要给几个花美男扣上了“祸害下一代”的帽子未免太邪乎了。
纵观娱乐圈发展,八十年代,一众青年不也同样在追还是相貌精致,肤色白皙的奶油小生唐国强,这一代为人父母的80后,当初还不是为长发飘逸的F4五迷三道。再说当初被痛批“垮掉”的一代90后,这个最大规模哈韩哈日的群体,也追过李宇春的中性美,有谁阻碍经济发展的脚步了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好,要说几个常出镜的艺人带坏了一代人,实在没有理由。这些不过是节目效应和互联网宣传,放大了“娘炮”一词的影响力罢了。
至于说整个社会男性青年都有女性化之忧,更是有些夸张。要说小鲜肉文化,我国远远晚于日韩,然而从经济发展上丝毫看不出,一个国家会因为这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日本体育界花美男羽生结弦在大部分人眼中符合“娘炮”的特征,可人家已是为国争光的英雄。
我国羽毛球运动员中肌肉担当超man的林丹迷妹一片,退役特种兵王威开博仅一天就有超过30万的粉丝,吴京的电影《战狼2》票房超过56亿,这些都说明“娘炮”当道言过其实,根本没大到冲击主流价值观的地步。再说,各行各业都有值得推崇的偶像,就算是颜值当道,也有“最美兵哥哥”、“小鲜肉消防员”,可见爱国和长得好看,并不冲突。
此次风波是因央视主流节目而起,不光是家长、大V、自媒体展开论战,党报和国社也就当今男性气质进行一场隔空“辩论”。
新华社的评论指出,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人民日报则认为精致、细腻、温柔,可以是对于男性多元化审美中的一种;而以更多更有意义的“内在颜值”,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公共讨论当然可以,也未必每件事都能达成共识。但是讨论的一个底线不该被突破——不要动辄用公权去打压私人喜好。
一个善良的“娘炮”总要好过一个阳刚的渣男,每个人能找到自己的样子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儿,学会尊重别人追求的样子是起码的道德。“私人审美上喜不喜欢看”和“我支不支持用公权力批驳并封杀他们”完全是两码事儿,可惜,很多人根本分不清。
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模式的权力,用公权力来攻击并不是什么高明的做法。当初备受争议的李宇春在回答女生什么时候最美时说到“不被定义时最美”。如今看来仍然值得思考,对于男性,同样如此。
© 2015-2030 m.kuyanyu.com
QQ:184299842 184299842@qq.com